告阴状
拼音gào yīn zhuàng
注音ㄍㄠˋ ㄧㄣ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向神鬼告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陈祈 口里不説,心里暗暗道是告的阴状有应,现报在我眼里了。”《何典》第二回:“﹝ 催命鬼 ﹞赶到当方土地那里,告了阴状。”
(2).暗中告状。《解放军报》1976.12.4:“他们(四人帮)甚至背着中央政治局……到 毛主席 那里告阴状,诬蔑和陷害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 。”
基本含义
- 指背后诬告他人,暗地里告发他人,具有不光明正大、不道义的意味。
详细解释
- 告阴状源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一种不光明的行为。阴状是指暗地里诬告他人,通过捏造事实或散布谣言来陷害他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背地里告发他人的行为,暗示了这种行为的不光明和不道义。
使用场景
- 告阴状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背地里诬告他人、暗中陷害他人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某人不光明的行为,或者警示他人不要参与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告阴状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来源,但这个成语的出现与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有关。在古代中国,告发他人是一种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往往是出于私心和恶意。告阴状这个成语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行为的警惕和批判。
成语结构
- 告阴状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告”、“阴”和“状”。其中,“告”表示告发,暗示了这个成语所描述的行为;“阴”表示背地里,暗示了告发的行为是不光明的;“状”表示状况,暗示了告发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告阴状,从来不敢当面承认自己的错误。2. 我们不能做告阴状的人,应该光明正大地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告阴状”与不光明、不道德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背后诬告他人的场景,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告阴状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一个小朋友告阴状,让老师来解决。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总是喜欢告阴状,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3. 高中生:这个学生为了排挤别人,不择手段地告阴状,让人很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