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诱
拼音zhāo yòu
注音ㄓㄠ ㄧ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招诱 zhāoyòu
[attract] 招引,引诱
商店粉饰一新,招诱行人
详细解释
(1).召唤劝导。《后汉书·南蛮传》:“ 建康 元年, 日南 蛮夷千餘人復攻烧县邑…… 交阯 刺史 九江 夏方 开恩招诱,贼皆降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又令於城上放纸鳶,鳶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又针对着 殷纣 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
(2).招徕。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基本含义
- 用诱饵引诱别人,使其上当受骗。
详细解释
- 招诱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通过诱饵或欺骗的手段引诱别人,使其上当受骗。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诱饵或欺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通常是指用不光彩的手段来欺骗、诱骗他人。
使用场景
- 招诱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描述某人用欺骗或诱饵的手段来引诱别人,使其上当受骗的情况。例如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用各种手段来招诱对方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从而上当受骗。
故事起源
- 招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广的将军,他非常善于用计谋和欺骗来战胜敌人。有一次,李广在一次战斗中面对强大的敌军,他想出了一个计策。他派出几名士兵在战场上故意逃跑,引诱敌军追击。当敌军追到一定距离时,李广突然发动伏兵,成功地将敌军困住,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中的招诱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招诱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招和诱。招指引诱、招揽,诱指引诱、引诱。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表示用欺骗手段引诱别人的意思。
例句
- 1. 他用美丽的谎言招诱了她,最终让她受到了伤害。2. 这家公司通过夸大宣传来招诱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3. 小偷用小猫咪作为诱饵,成功地招诱了屋主离开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招诱相关的故事或情境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用一根鱼竿上的诱饵来招引鱼儿,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招诱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招诱相关的成语,例如“招摇”、“招架不住”等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糖果招诱小猫咪过来玩。2. 初中生:那个骗子用假的优惠活动招诱了很多人上当受骗。3. 高中生:他用花言巧语招诱女孩相信他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