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冲
拼音bā chōng
注音ㄅㄚ ㄔ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1).泛指要冲之地。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雍 益 二州,顺流而东; 青 徐 战士,列江而西: 荆 、 扬 、 兗 、 豫 ,争驱八衝;征东甲卒,虎步 秣陵 。”
(2).指通衢。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掷火万里’,亦用《度人经》‘掷火万里流铃八衝’之语。”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行动勇猛果断,毫不犹豫。
详细解释
- 八冲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一段故事。据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鲍叔牙的大臣,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相国。有一次,齐国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迅猛,无法扑灭。鲍叔牙决定亲自上前扑灭火势,他带着八名勇士冲进火海,奋力扑灭大火,最终成功将火势扑灭。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用“八冲”来形容勇敢果断的行动。
使用场景
- 八冲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毫不犹豫地行动,勇往直前。可以用来形容军事将领的决断力和勇气,也可以用来形容平时生活中的果断行动。
故事起源
- 八冲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讲述了鲍叔牙和八名勇士扑灭大火的故事。
成语结构
- 八冲是一个动词短语,由“八”和“冲”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在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八冲上前,救了那个溺水的孩子。2. 面对敌人的围攻,他带领部队八冲而上,最终取得了胜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住八名勇士冲进火海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将“八冲”与勇猛果断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勇猛果断行动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毅然决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我要像鲍叔牙一样勇往直前,八冲上前。2. 初中生:他看到有人被欺负,毫不犹豫地八冲过去帮助他。3. 高中生:在选择人生道路时,我们应该要有八冲的精神,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