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铅钝在词典中的解释
qiāndùn

铅钝

拼音qiān dùn

注音ㄑㄧㄢ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鈆钝”。铅刀,钝刀。比喻愚鲁的资质。 唐 韦应物 《答徐秀才》诗:“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铅钝丁寧淬,芜荒展转耕。” 宋 欧阳修 《谢进士及第启》:“窃惭鈆钝,尝厠翰场。”

基本含义

  • 形容思维迟钝,反应迟缓,不灵活。

详细解释

  • 铅钝是由“铅”和“钝”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铅是一种重而软的金属,而钝则表示锋利度低。将两者合在一起,形容思维迟缓,反应迟钝,不灵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维迟缓,反应迟钝,不灵活。也可用来形容某些物体的质地或性能低下。

故事起源

  • 铅钝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故事中的人被比喻为铅钝,意味着他的思维迟缓,无法理解复杂的问题。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反应真是铅钝,简直什么都不懂。2. 这个学生虽然用功,但是思维有些铅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铅钝”与思维迟钝、反应迟缓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铅笔头钝钝的,不容易写出锋利的思维,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维迟钝相关的成语,如“一窍不通”、“一知半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铅钝的,老师得给他解释好多次。2. 初中生:我觉得数学特别铅钝,做题总是很慢。3. 高中生:他的反应真是铅钝,完全跟不上课堂的节奏。4. 大学生:有些同学的思维真的很铅钝,不善于思考问题。5. 成人:他的决策总是铅钝,拖延了很多事情的进展。

拆字解意

铅钝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