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执膰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ífán

执膰

拼音zhí fán

注音ㄓㄧˊ ㄈ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古代于祭祀后向参祭者分祭肉。《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基本含义

  • 指坚持正义、公正,不受外界干扰的品质。

详细解释

  • 执膰一词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执膰执法,不阿不曲。”膰,古代帝王行走时所持的权杖,象征着权力和法律。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在执法时坚持原则,不为个人私利或外界干扰所动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坚持原则,不受任何干扰或诱惑。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大禹的帝王,他在执掌政务时非常正直和公正。有一次,大禹听到有人诬告他的亲信,但他却不为所动,坚持公正地处理案件。后来,这个故事就被人们用来形容坚持正义和公正的人。

成语结构

  • 执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执”和“膰”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在审判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执膰,不受任何干扰。2. 这位法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执膰的人,他从不为个人私利而放弃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执膰”与“执法”的发音相联想,执法象征着权力和法律,而执膰则表示坚持正义和公正,不受外界干扰。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义、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秉公执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执膰的人,不要欺负同学。2. 初中生:作为一名班长,我要执膰地管理班级,不偏袒任何同学。3. 高中生:在高考过程中,我们要执膰地对待每一道题目,不被外界压力影响。

拆字解意

执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