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鹿鼠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

鹿鼠

拼音lù shǔ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lù shǔ

    鹿鼠

    deer mouse

    白足鼠属(Peromyscus)53种小型齧齿动物的统称,分布于多种生境,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向南到巴拿马西部。眼凸出,耳大,体重15∼110克(0.5∼3.9盎斯),长8∼17公分(3.1∼6.7吋)。尾部依种类不同,有的短于头和身体,有的则明显地长。被毛均柔软,但毛色不同种和同种间皆异。美国东南部某些棉鼠(Peromyscus gossypinus)的毛几乎为白色,但是黑尾鹿鼠(P. melanurus)的毛色可从灰到浅皮黄、褐、红褐和黑色,栖息于墨西哥南方的山林里。栖于黑暗、潮湿森林的种类,被毛往往为暗色,而适应于沙漠和草原的种则一般为浅色;几乎所有种类的脚为白色。

    鹿鼠夜间活动,偶尔在清晨活跃。白天在洞穴或树中用植物材料构巢。虽为陆栖,也能敏捷地爬树。其食物包括植物的任何部位、真菌、无脊椎动物和腐肉。

    鹿白足鼠(P. maniculatus)有时亦称白足鼠(white-footed mouse),是地理上分布最广的北美洲齧齿类。见于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亚热带,栖息地种类极为广泛,从加拿大冻原(tundra)到索诺兰沙漠(Sonoran Desert),也见于温带和北方森林(boreal forest)、草原和灌木区。雌体每年可产4窝,妊娠期21∼27天,每窝通常为3∼5只幼仔(1∼8只为极限)。鹿白足鼠在实验室中易于繁殖,在美国被用于遗传学、进化、生理学和医学研究。拉布拉多白足鼠是汉他病毒(hantavirus)主要宿主和鼠疫的宿主之一,也是美国传播莱姆病(Lyme disease)的几个哺乳动物宿主之一。

    鹿鼠属于鼠科(Muridae)中的棉鼠亚科(Sigmodontinae)。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物种为美洲收割鼠(美洲禾鼠属〔Reithrodontomys〕)。

基本含义

  • 指聪明的人因为贪心而自取灭亡。

详细解释

  • 比喻因为贪婪而自取灭亡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因为贪心而最终自食其果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只鹿和一只老鼠,它们住在同一个山洞里。一天,山洞里出现了一块美味的蘑菇,鹿和老鼠都想吃到它。鹿贪心地想要吃得更多,于是它把蘑菇掰成两半,一半给自己,一半给老鼠。老鼠看到鹿这么做,觉得不公平,于是它把蘑菇一分为二,一半给自己,一半扔给鹿。鹿觉得更不公平,于是又把蘑菇掰成两半,结果一半也没有了。由此可见,鹿因为贪心而失去了所有的蘑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贪心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动物的名字组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贪婪的本质。

例句

  • 1. 他一直贪图不义之财,最后落得鹿鼠同穴的下场。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像鹿鼠一样贪心,要知足常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鹿和老鼠的形象与贪心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贪心相关的成语,如狼吞虎咽、饕餮盛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贪玩,成了老师眼中的鹿鼠。2. 初中生:那个小偷贪心地偷了很多东西,最后被警察抓住了,真是个鹿鼠。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不择手段,最终沦为了鹿鼠。

拆字解意

鹿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