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约
拼音qì yuē
注音ㄑㄧˋ 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违约,不守前约。《诗·邶风·击鼓》“不我信兮” 汉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
基本含义
- 违背约定,不履行约定的义务
详细解释
- 弃约是指违背约定,不履行约定的义务。当一方违反了双方之间的约定或合同,不按照约定的方式行事,或者毁约、放弃合同等行为,都可以用“弃约”来形容。
使用场景
- 弃约常用于形容违反约定,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在法律、商务、个人关系等方面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当有人违背双方的合同约定,不按照约定的方式付款或提供服务时,我们可以说他弃约了。
故事起源
- 关于弃约的故事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来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约定、合同有关。在古代社会,人们之间的约定和合同非常重要,违背约定的行为被视为不诚信的表现。
成语结构
- 弃约的成语结构为“动词+名词”,其中动词“弃”表示放弃、抛弃,名词“约”表示约定、合同。
例句
- 1. 他们本来约好一起去旅行的,结果他却弃约了。2. 这家公司一直拖欠工人的工资,完全弃约了劳动合同。3. 我们不能随意弃约,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张约定的纸条,然后突然把它扔掉,表示放弃约定,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合同、约定相关的成语,如“违约”、“失约”等。同时,也可以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合同的重要性和违约的后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原本约好一起去公园玩,可是他弃约了,让小明很伤心。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但有些同学弃约了,没有按时完成。高中生:他们原本约好一起参加比赛,但他却弃约了,让整个团队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