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文字
拼音kē dǒu wén zì
注音ㄎㄜ ㄉㄡˇ ㄨㄣˊ ㄗ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蝌蚪书。《水浒传》第七一回:“﹝ 何道士 ﹞对 宋江 説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天书。这是一块龟板,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刻着几行蝌蚪文字。”亦省称“ 蝌蚪文 ”。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有石榻,榻上朱棺已朽,白骨一具甚伟,旁置铜剑,长丈餘,晶莹緑色,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参见“ 蝌蚪书 ”。
基本含义
- 指写得非常潦草、难以辨认的字迹。
详细解释
- 蝌蚪文字是指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书写形式。与蝌蚪的字形相似,故得名。通常用来形容写字不规范、字迹模糊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蝌蚪文字常常用来形容学生写字不认真、字迹潦草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写字速度过快,导致字迹难以辨认。
故事起源
- 蝌蚪文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据说,蝌蚪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陆游是一位文才出众的诗人,但是他的字迹却非常潦草。有一次,陆游的朋友看到他的字迹后,开玩笑地说:“你的字写得像蝌蚪一样!”从此,蝌蚪文字就成为了形容他字迹潦草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蝌蚪文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蝌蚪”和“文字”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太难看了,简直是蝌蚪文字。2. 这篇文章的字迹潦草不清,像是用蝌蚪文字写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蝌蚪的形状以及它在水中游动的方式来记忆蝌蚪文字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字迹潦草的样子,就像是蝌蚪在纸上爬行一样。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可以多加练习,注意书写规范和字迹清晰。此外,还可以学习书法,通过练习书法艺术来提高自己的字迹美观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写字真漂亮,一点都不像蝌蚪文字。中学生:他的字迹很潦草,就像是蝌蚪文字一样。大学生:在考试时,写字速度过快导致字迹变成了蝌蚪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