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马骨在词典中的解释

马骨

拼音mǎ gǔ

注音ㄇㄚˇ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求贤才, 郭隗 以买千里马为喻,说古代有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必闻风而至。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马骨”喻贤才俊士。 明 张煌言 《感遇》诗:“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 清 朱之瑜 《与源纲条书》之一:“是则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为五百金之马骨矣。”

英文翻译

  • 1.【医】horse bone

基本含义

  • 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已经非常瘦弱,形容非常消瘦或憔悴。

详细解释

  • 成语“马骨”是由“马”和“骨”两个字组成的。马是动物,骨是构成骨架的物质。马骨形容人或动物的骨骼已经非常瘦弱,身体非常消瘦或憔悴。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饥饿或疾病而憔悴不堪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因为长期饥饿、疾病等原因导致身体非常消瘦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动物因为饥饿或受虐待而变得非常憔悴。

故事起源

  • 成语“马骨”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骑马的人因为长途奔波而饿得非常瘦弱,看起来就像马骨一样。这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因为饥饿而变得消瘦的情景,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马骨”,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生病之后,瘦得像根马骨。2. 那只受虐待的狗已经瘦得像根马骨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马匹在长途奔波后瘦弱的形象,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例如“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等,来拓展对形容消瘦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病后瘦得像根马骨,连站都站不稳了。2. 初中生:那只被虐待的猫瘦得像根马骨,看起来非常可怜。3. 高中生: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他的身体已经变得像根马骨一样消瘦。

拆字解意

马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