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娄
拼音gōu lóu
注音ㄍㄡ ㄌ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钩娄”。犹伛偻。弯曲。 元 乔吉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曲:“怪石於菟,老树钩娄。”
基本含义
- 指暗中勾结、串通。
详细解释
- 钩娄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钩”和“娄”两个字组成。钩指勾连,娄指娄子,引申为勾结、串通。形容人暗中勾结、密谋共同利益,通常用于贬义。
使用场景
- 钩娄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场合,形容人们暗中勾结、串通,共同谋取私利。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圈、商业圈、社会关系等领域中的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钩娄的故事。故事中,平原君虞卿是一个贤德之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他曾多次揭发官员的贪污行为。但是,有一天,虞卿却突然改变了态度,与官员勾结起来,共同谋取私利。这个故事的出现,使得“钩娄”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人们暗中勾结、串通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钩娄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些商人之间经常钩娄,所以他们的行为总是不受人信任。2. 他们为了争夺项目,不惜钩娄,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竞争状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钩娄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钩子勾住了另一个人的娄子,暗示他们暗中勾结、串通的行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勾结”,“串通”,“明哲保身”等,可以帮助加深对钩娄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总是钩娄,一起作弊。2. 初中生:这个团体内部的人经常钩娄,一起谋取私利。3. 高中生:政界的人们常常钩娄,以达到自己的目的。4. 大学生:商界中有些人为了争夺利益,不惜钩娄,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