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拳拳在词典中的解释
quánquán

拳拳

拼音quán quán

注音ㄑㄨㄢˊ ㄑ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形)〈书〉形容恳切。
    [构成]
    叠音式
    [例句]
    拳拳之忱。(作定语)
    [同音]
    全权

英文翻译

  • 1.[书] sincere

详细解释

  • ◎ 拳拳 quánquán
    [sincere] 诚恳、深切的样子;弯曲的样子
    拳拳报国心
    (1).诚挚貌。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綰臂双金环。” 唐 孟简 《惜分阴》诗:“业广因苦功,拳拳志士心。” 明 方孝孺 《题太史公手帖》:“将辞京师时,所发词意重厚,拳拳以古贤哲之事见勉。” 吴咏湘 《忆修水》:“我想像着你依然怀着那拳拳的忠心,用有力的臂膀挥舞着建设者的鎯头。”
    (2).勤勉貌。《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数遭变异,穀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 李贤 注:“拳拳,犹勤勤也。”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学。”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孙幼闇 少贫,训童子学,拳拳忘劳,有不率教,则挞之。”
    (3).眷爱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拳拳若亲。” 唐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诗:“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 柔石 的拳拳的心。”
    (4).弯曲貌。《古文苑·李陵<录别>诗之二》:“烁烁三星列,拳拳月初生。” 章樵 注:“拳拳,曲貌。”《水浒传》第十二回:“夹脑连头,尽长拳拳弯弯螺髮。”

基本含义

  • 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热爱、关心、敬重。

详细解释

  • 拳拳一词出自《孔子家语·学而》:“故君子拳拳如也,小人怀怀如也。”原意是形容君子对待事物时充满热情和敬重,而小人则心怀猜疑和怀疑。后来,拳拳被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极度热爱、关心和尊敬。

使用场景

  • 拳拳一词常用于形容对父母、师长、国家、事业等充满深情和敬意。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特定领域或事物的热爱和投入。

故事起源

  • 拳拳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家语》中,用来形容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深情和敬意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拳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

例句

  • 1. 他对祖国的热爱如拳拳之心。2. 学生们对老师的敬重之情如拳拳之意。3. 她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如拳拳之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拳拳与热爱、关心、敬重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拳头紧紧握住自己的心,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热爱和关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拳拳之情”、“拳拳之爱”等,扩大对表达深情和敬意的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妈妈的爱是拳拳之心。2. 初中生:我们对老师的敬意是拳拳之情。3. 高中生:他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如拳拳之心。4. 大学生: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拳拳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