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攘美在词典中的解释
rǎngměi

攘美

拼音rǎng měi

注音ㄖㄤˇ ㄇ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掠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

基本含义

  • 指排斥外来文化或外国事物,强调保护本国文化和民族特色。

详细解释

  • 攘美一词由“攘”和“美”两个字组成。攘指排斥、驱逐,美指外来的、美好的事物。攘美即指排斥外来文化或外国事物,强调保护本国文化和民族特色。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珍视和维护。

使用场景

  • 攘美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在保护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方面。可以用于讨论文化保护、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等话题。

故事起源

  • 攘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宣公十五年》一文中。故事讲述了齐国国君宣公在位时,外国使者带来了珍贵的美玉作为贡品,但宣公却命令将其掷入河中,表示对外来物品的排斥和保护本土文化的决心。这个故事成为了攘美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攘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攘”和宾语“美”组成。

例句

  • 1. 我们应该坚守文化自信,攘美保中华。2. 这部电影以本土文化为主题,展现了攘美的精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攘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攥着一块美玉,然后突然将其扔进河中,表示排斥外来美好事物,保护本土文化。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攘外必先安内”、“美不胜收”等,来扩大对汉语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们要攘美保中华。2.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要互相学习,不排斥其他地方的文化。3. 中学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护本土文化,同时也要开放包容,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4. 大学生:攘美精神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拆字解意

攘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