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状
拼音bìng zhuàng
注音ㄅㄧㄥˋ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病状 bìngzhuàng
[symptom of disease] 疾病表现出来的症象
英文翻译
1.symptom (of a disease); morbidity
详细解释
(1).病象;病情。《后汉书·赵憙传》:“ 仲伯 以妇色美,虑有强暴者而己受其害,欲弃之於道。 熹 责怒不听。因以泥涂 仲伯 妇面,载以鹿车,身自推之。每道逢贼,或欲逼略, 熹 輒言其病状,以此得免。”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世界经济整个的身体里,血脉忽然不流通,自然就成臃肿的病状。”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而每张卡片上且都真的写有就诊者的病状。”
(2).疾病报告书。《水浒传》第二回:“ 高殿帅 一一点过,於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 王进 ,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
基本含义
- 指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详细解释
- 病入膏肓源于中医术语,膏肓是人体腑脏中的一个部位,比喻疾病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形容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法救治。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疾病、问题或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已经无法改变。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位名医名叫扁鹊,他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但有一天有人带来一位病人,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无论扁鹊如何治疗也无济于事,最终病人不幸去世。扁鹊非常伤心,他说:“这个病已经入了膏肓。”从此,人们就用“病入膏肓”来形容无法救治的疾病或无法挽回的情况。
成语结构
- 病入膏肓的结构是“病”+“入”+“膏肓”,表示疾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例句
- 1. 他的病情已经病入膏肓,医生也无法救治了。2. 这个项目的问题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措施。3. 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病入膏肓,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挽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病入膏肓”与不治之症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为疾病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如“病从口入”、“病入膏肓”等,了解更多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生病了,医生说她的病已经病入膏肓,需要好好休息。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管理问题已经病入膏肓,需要采取措施改善。3. 高中生:这个社会问题已经病入膏肓,需要整体的改革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