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涸泽之精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jīng

涸泽之精

拼音hé zé zhī jīng

注音ㄏㄜˊ ㄗㄜˊ ㄓㄧ ㄐ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 庆忌 。传说中的水妖。《管子·水地》:“ 庆忌 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亦作“ 涸泽之神 ”。《晋书·舆服志》:“﹝武冠﹞即古之惠文冠。或曰 赵惠文王 所造,因以为名……或云, 齐 人见千岁涸泽之神,名曰 庆忌 ,冠大冠,乘小车,好疾驰,因象其冠而服焉。”

基本含义

  • 指某人或某物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才能等资源,没有剩余可用之处。

详细解释

  • 成语“涸泽之精”源自于《孟子·告子下》:“精神使人勃然而起,涸泽而渔。”其中,“涸泽”指的是已经干涸的水潭,而“精”则是指鱼。成语意为用尽了所有的精力、才智等,没有剩余可用之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已经耗尽了资源,没有更多可用之处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创作等方面已经达到了极限,再也无法继续下去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与弟子告子的对话。告子问孟子:“如何才能使一个人勃然而起?”孟子回答说:“涸泽而渔。”意思是要用尽所有的努力和智慧,去从已经干涸的水潭中捕鱼。后来,人们将这个回答引申为用尽所有资源的意思。

成语结构

  • 涸泽之精

例句

  • 1.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已经涸泽之精了。2. 这本书是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可见他已经付出了涸泽之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涸泽之精”想象成一个水潭里的鱼已经被抓光了,没有剩余可用之处,表示某人或某物已经用尽了所有的精力、才能等资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努力、奋斗相关的成语,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锲而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考试已经涸泽之精了,每天都在学习。2. 初中生:他为了参加比赛已经涸泽之精了,每天都在训练。3. 高中生:为了申请理想的大学,他已经涸泽之精地准备了很久。4. 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设计,他已经涸泽之精地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拆字解意

涸泽之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