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客观在词典中的解释
guān

客观

拼音kè guān

注音ㄎㄜˋ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名)基本义: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2) (名)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外〉日语。
    [构成]
    偏正式:客(观
    [例句]
    客观事物。(作定语)他看问题较客观。(作谓语)
    [反义]
    主观

反义词

  • 主观

英文翻译

  • 1.objective

详细解释

  • ◎ 客观 kèguān
    (1) [objective]
    (2)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望他以完全客观的立场来对待这问题
    (3) 指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考察,与一切个人感情、偏见或意见都无关
    他对人并不客观
    (4) 包含在对象中的,构成对象的,具有对象性的
    客观现实
    (1).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二:“一切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二:“但运用表面事物,也为客观条件所限制。”
    (2).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我总得客观点嘛!’ 周仆 笑着说。‘我对你们两方面不偏不向。’”

基本含义

  • 客观指事物存在的本质和真相,与个人主观意见无关,客观性强。

详细解释

  • 客观是指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和真相,与个人主观意见无关。客观性强调不带有个人情感、偏见或偏向的客观判断和观察。客观的表现是客观事实、客观规律、客观评价等。

使用场景

  • 客观常用于描述事实、观点、评价等的公正、客观性。在学术研究、新闻报道、科学实验、考试评分等领域中,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求。

故事起源

  • 客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公冶长》中,原文为“鲁人为长府,闻善言,见其贤。乐其能,若存其身;乐其不争,若存其志;乐其不与,若存其道。闻善言,见其能,知进止;知进止,可以保其身;知不可,可以保其道。”其中“乐其能,若存其身;乐其不争,若存其志;乐其不与,若存其道”中的“若存其身”即指客观。

成语结构

  • 客观为形容词的用法,通常用于修饰名词或作为谓语补足语。

例句

  • 1.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2. 他的观点很客观,不带有个人偏见。3. 这个新闻报道非常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事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主观”相对比来记忆“客观”,客观强调客观性,与个人主观意见相对立。

延伸学习

  • 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主观”、“真相”等,以加深对客观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说:“我觉得小红很聪明,她回答问题总是很客观。”2. 小学生:小华写作文说:“我喜欢客观的老师,他们评分公正。”3. 中学生:小李在辩论赛上说:“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能被个人情感左右。”4. 大学生:小张在论文中写道:“客观性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