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猪湾事件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ūwānshìjiàn

猪湾事件

拼音zhū wān shì jià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猪湾事件 -介绍

    猪湾事件是1961年4月17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进行的一次武装进攻。猪湾事件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

    历史背景

    美国和古巴之间关系的恶化 直到古巴革命为止古巴的政治和经济受美国影响非常大。弗尔甘西奥·巴蒂斯塔(或译佛根西奥.巴蒂斯塔)被推翻后,美国以为古巴革命与拉丁美洲其它众多革命一样,是使用社会主义口号来推翻一个旧政府,建立一个实际上相同的新政府。但1960年,新的古巴政府开始实行它们的改革(比如土地改革),这个改革也涉及了美国公司的利益(尤其是联合果品公司)。美国此时依然以为通过警告可以阻止古巴实行这些改革,因为古巴完全依靠美国。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

    美国的第一个措施是不向古巴运油。由于古巴的发电完全是使用燃油来解决的,美国希望以此来使其革命政府垮台。

    古巴却开始从苏联进口石油。美国政府因此下令美国公司在古巴的炼油厂不炼从苏联进口的油。由于这些炼油厂通过合同保证炼任何油,这个命令实际上是迫使这些公司违反这个合同。古巴政府以此为由将所有炼油厂纳入国家强迫管理。

    美国丧失对古巴的影响

    古巴革命开始时期的革命家都来自中产阶级、反共产主义的阶层,假如美国没有进行经济制裁的话他们不会与共产主义政府接触的。 美国对古巴采取了所有可能的经济措施,包括禁止进口古巴的糖、禁止出口零件,后来甚至达到完全经济封锁。但古巴却灵巧地利用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冲突,并将它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转到其它国家(比如西班牙和社会主义国家)。此时美国唯一还拥有的措施是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

    军事计划

    在冷战的气氛下美国已经无法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炮舰外交做法了,假如美国现在入侵古巴的话会造成巨大的地缘政治反应,因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会抗议美国这样“干涉其它国家内政”。1961年2月17日肯尼迪问他的顾问“是否可以将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的行动与(苏联对古巴的)提供武器联在一起”。“我们能否说,我们本来的进攻目标是威胁美国安全的现代的喷气式轰炸机和火箭?”但这个计划无法实现,因为当时苏联对古巴的武器供应还很少,而古巴的空军当时实际上完全由几架改装的运动飞机组成。 唯一可行的,可能性是一个位于古巴的反政府向美国求援,这样美国就可以向古巴提供军事援助了。

    建立一支秘密军队

    1953年中央情报局在伊朗、1954年在危地马拉成功地使用极小的特务行动推翻了当时的政府。1960年开始,中央情报局开始在危地马拉招募逃亡的古巴人,首先对他们进行从事破坏行动的训练,后来训练他们在美国支持下进行大规模入侵。 古巴流亡者被编成“2506”突击旅,下辖4个步兵营、1个摩托化营、1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及数支装甲分队。何塞·佩罗斯·圣罗曼任指挥官,政治领导人为叛逃的前古巴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督察员曼努埃尔·阿蒂梅。

    入侵计划

    流亡古巴人的唯一任务是在古巴用武力保卫一个临时机场,直到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得以飞往古巴后向美国发电求救。对这个计划来说猪湾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地点: 它位于一个沼泽地的边上,古巴政府要对它进行军事攻击有一定的难度。 在它附近的俄斯坎姆布拉山中直到1960年代中依然有反政府武装力量行动。 这里人烟稀少,当地的反抗不会很强。

    中央情报局使用的情报来自于想要推翻古巴政府的反政府人士,它们夸张了古巴国内的反政府情绪,同时也夸张了俄斯坎姆布拉山中的武装力量的实力。中央情报局本身也试图夸张他们的报告,来向当时刚刚上任的肯尼迪保证这个行动肯定会成功的。肯尼迪一开始犹豫不决。也许当时中央情报局的计划署认为,行动开始后,即使失利,肯尼迪也会同意投入美国军队的。后来对肯尼迪的责怪,说他中断了行动计划,似乎证明中央情报局的确做了这样的假设。 4月14日肯尼迪同意了中央情报局的计划,但作为美军最高统帅他决定不将投入美军的决定放出手。

    入侵过程

    1961年4月15日美国B-26轰炸机轰炸古巴机场作为准备。这些飞机被涂上古巴的标记来造成反政府起义的假象。5架美国飞机被古巴飞机击落。 4月17日,约1500受过训练的流亡古巴人在两名中央情报局官员指挥下在猪湾登陆。美国海军提供补给支援。入侵者的两条运送弹药的船被古巴军队击沉。 三天后入侵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被俘的人受公开审判。一些人在1963年通过与美国交换紧急需要的药品、食品和农业机械返回美国。

    失败

    罗伯特·肯尼迪的声明,对古巴和中立的法律,1961年4月20日由于流亡古巴军无法守住“流亡政府”打算飞往的机场,因此这个流亡政府无法发出他们的“求援”。对肯尼迪来说,这样他也就无法下令让海军陆战队介入。因此不顾中央情报局的反对,下令中止这次行动。 对于被俘虏的流亡分子,古巴政府取消了他们的公民身份,并以此为人质向美国政府索取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也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

    失败原因

    入侵计划没有保密。许多参战的流亡古巴人在迈阿密的酒店里吹牛,说他们将要参加入侵古巴的行动。 入侵前的破坏活动和从美国起飞的飞机轰炸也为古巴报了警。 当地的居民属于古巴最贫穷的阶层,也是受益于古巴革命最大的阶层(建造学校、医院、基础建设),因此他们是一开始反抗入侵者的人,他们为古巴正规军提供了组织反攻的宝贵时间。 古巴军队刚刚赢得三年游击战的胜利,他们士气高昂,而且很有作战经验。 肯尼迪将美国的空军支援减少,因此古巴空军只有一半在地面上被消灭,其余的得以升空,击毁五架美国飞机和两条弹药船。

    争论

    至今在美国就谁应该为入侵失败负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中央情报局和流亡古巴人指责肯尼迪导致入侵失败,因为肯尼迪在流亡古巴人战败后不肯派海军陆战队登陆。 中央情报局的批评者认为中央情报局向肯尼迪提供了错误的情报,有些人甚至指责中央情报局对肯尼迪施加了压力。 事实是肯尼迪觉得他被中央情报局欺骗了(尤其在古巴国内情绪方面),肯尼迪有过通过国家安全局牵制中央情报局来减少中央情报局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有人将至今为止未被解密的肯尼迪的谋杀与猪湾事件、肯尼迪和中央情报局之间的恶化的关系联系到一起,但这个假说没有任何证据。

    评价

    对美国来说这次未成功的进攻不但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误。国内外对这次进攻的批评非常强烈,刚刚入任90天的约翰·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相反的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被巩固。由于古巴(有理地)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因此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这个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影响

    许多人,尤其在拉丁美洲对古巴产生好感。4月21日在墨西哥一万五千人上街示威,支持古巴,约八千人在蒙得维的亚示威。猪湾事件是美国首次在拉丁美洲试图推翻敌对政府的失败行动,这给其它许多革命运动带来了生机。 此外在美国开始讨论情报机关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在冷战中国防部越来越强大地获得外交影响。 1961年中央情报局内部的调查揭露了一系列该局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怎样理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其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这个调查导致当时的局长和两位副局长的解雇。 时至今日,一般认为,几乎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古巴危机是肯尼迪政府试图在同一战场上赢回它丧失的威信的尝试。事实上,至古巴危机为止,在美国的公众舆论中,肯尼迪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弱势的总统,他后来的名声,有许多是来自于他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无知或愚蠢而引发了一场麻烦或困难。

详细解释

  • 猪湾是指猪的背部,湾是指弯曲的地方。猪湾事件比喻一个人像猪一样愚蠢,因为自己的无知或愚蠢而引发了一场麻烦或困难。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无知或愚蠢而引发了一场麻烦或困难的情况。比如,你可以说某人在工作中惹了一场大祸,真是个猪湾事件。

故事起源

  • 猪湾事件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故事中,有一位农夫因为自己的无知和粗心大意,不小心将一群猪引到了一个陡峭的山湾里,结果猪们无法自己走出来,最终导致了一场麻烦和困难。

成语结构

  • 猪湾事件由“猪”、“湾”和“事件”三个词组成,其中“猪”代表愚蠢,无知, “湾”代表弯曲,困难, “事件”代表引发的麻烦。

例句

  • 1. 他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了,真是个猪湾事件。2. 小明因为不懂规则,导致整个项目陷入了猪湾事件。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猪湾事件”与一个愚蠢的人引发了一场麻烦或困难的情景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像猪一样愚蠢地走进一个弯曲的山湾,最终导致了一场麻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表达无知或愚蠢的成语,如“猪狗不如”、“猪突豨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不小心打翻了老师的水杯,真是个猪湾事件。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抄袭被抓住了,真是个猪湾事件。3. 高中生:她因为不懂交际礼仪而引发了一场丑闻,真是个猪湾事件。4. 大学生:他因为不懂管理知识,导致公司陷入了一场危机,真是个猪湾事件。

拆字解意

猪湾事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