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虏
拼音tú lǔ
注音ㄊㄨˊ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徒奴。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山东之徒虏,遂起而王天下。由此视之,穷达詎可知耶?”
基本含义
- 白白损失、徒劳无功
详细解释
- 徒虏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徒”和“虏”两个字组成。徒指徒劳、白费,虏指敌人、俘虏。徒虏的基本含义是指白白损失、徒劳无功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徒虏常用于形容做一些事情最终没有任何收获,只是白费力气而已。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努力无效的工作、努力白费的投资或者不切实际的期望等。
故事起源
- 徒虏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据说项羽攻打刘邦时,他的一位将军石广元提议派人去刘邦营地传书,借机说服刘邦的将士投降。然而,项羽不听石广元的劝告,认为刘邦的将士不会轻易投降,反而会将传书的人俘虏。最终,石广元派出的使者果然被刘邦的将士俘虏,项羽的计划变成了徒劳无功,从而形成了成语“徒虏”。
成语结构
- 徒虏是由两个形容词性的词语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最终还是成了徒虏。2. 这次投资完全是徒虏,一点回报都没有。3. 他的努力白费了,一切都变成了徒虏。
记忆技巧
- 可以结合成语的含义来记忆。徒虏的意思是白白损失、徒劳无功,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努力追逐一只兔子,但最终却没有任何收获,只是白费了力气。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徒劳无益、徒劳无功等。同时,可以学习更多与努力、收获相关的成语,如努力不懈、功成名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努力画了一幅画,但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他觉得自己很徒虏。2. 小学生:我昨天花了很多时间写作业,但老师却说我没有认真完成,感觉很徒虏。3. 初中生:我为了考试努力复习了很多天,但最终成绩还是没有提高,感觉自己很徒虏。4. 高中生:我为了申请大学努力准备了很多材料,但最后还是没有被录取,感觉一切都变成了徒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