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遏
拼音dù è
注音ㄉㄨˋ 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禁绝,阻止。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智,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道家之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仁明》:“夫心不违仁,而明不经国,危亡之祸,无以杜遏,亦可知矣。”
基本含义
- 阻止、制止
详细解释
- 杜,阻止;遏,制止。意指阻止或制止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或扩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阻止或制止某种不好的行为或事物,具有贬义。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相争时,刘邦派遣陈平前往破解楚军的围困。陈平见楚军食物紧缺,便故意传达给楚军将领项羽,说刘邦已经派人运送粮草给他们。项羽听信后,停止了进攻。当他得知陈平的谎言后,非常愤怒,并说:“陈平杜尔!”意为陈平阻止了他的行动。
成语结构
- 主语 + 杜遏
例句
- 1. 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试图杜遏我们的发展。2. 领导采取了严厉措施,以杜遏不良行为的蔓延。
记忆技巧
- 可以结合成语的发音和基本含义进行记忆。例如,将“杜”与“阻止”联系起来,将“遏”与“制止”联系起来,联想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阻止或制止相关的成语,如“阻击”、“遏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杜遏损坏公物的行为。2. 初中生:政府采取措施杜遏非法贩毒活动。3. 高中生:为了杜遏疫情的扩散,我们必须保持社交距离。4. 大学生:这项政策旨在杜遏不正当竞争的现象。5. 成年人: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杜遏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