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殻
拼音zhǐ ké
注音ㄓㄧˇ ㄎ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枳树成熟已干的果实,皮薄而中虚,可入药,功效同枳实,而力较和缓。 唐 朱庆馀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诗:“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 商山 枳殻花。”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挺生》:“消痰加枳殻,活血用红花。”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性格刚毅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详细解释
- 枳殻是指枳树的果壳,枳树是一种木质坚硬的植物,其果壳坚硬耐磨。因此,枳殻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坚韧不拔,不怕困难,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具有坚强意志和毅力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勇往直前。可以用于表扬别人的坚韧不拔,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
故事起源
- 枳殻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孙膑为了训练士兵的意志和毅力,特意安排了一项艰苦的训练任务。他让士兵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光着脚穿越一片枳树林,让他们感受到枳树果壳的坚硬和寒冷。只有那些坚韧不拔的士兵才能成功完成任务。因此,后来人们就用“枳殻”来形容那些具有坚强意志和毅力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 + 枳殻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展现出了枳殻的品质,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2. 这个项目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具备枳殻的人才能够完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枳殻”这个成语与坚硬的果壳联系起来,想象一棵枳树上的果壳坚硬耐磨,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坚韧不拔,不怕困难。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坚韧不拔、毅力相关的成语,例如“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像枳殻一样坚韧不拔,不怕困难。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要像枳殻一样坚持下去,不放弃。3. 高中生:只有具备枳殻的品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4. 大学生: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需要具备枳殻的毅力和决心。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像枳殻一样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