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拐子
拼音liǔ guǎi zǐ
注音ㄌㄧㄨˇ ㄍㄨㄞˇ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方言。称大骨节病患者。 丁玲 《三日杂记·老村长》:“这婆姨是个柳拐子,不知道是因为得了病才矮小下去,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病。她的四肢都伸不直,关节骨在瘦削的胳膊、手指、腿的地方都暴了出来,就像柳树的节一样。”参见“ 柳拐子病 ”。
基本含义
- 指行动迅速、灵活敏捷,像柳树的枝条一样能够弯曲的人或物。
详细解释
- 柳拐子是由“柳”和“拐子”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柳”指柳树,因其枝条柔软、能够弯曲,所以用来比喻行动敏捷、灵活;“拐子”指拐杖,用来比喻人或物的行动快速、灵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迅捷、灵活,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弯曲、柔软。
故事起源
- 关于柳拐子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柳树和拐杖的特点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柳”和名词“拐子”组成。
例句
- 1. 他像柳拐子一样灵活地穿过了人群。2. 这个篮球运动员的动作像柳拐子一样快速而流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柳树和拐杖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弯曲的柳树枝条,同时想象一个人手持拐杖快速行走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动迅捷、灵活相关的成语,如“如履薄冰”、“疾如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跑得像柳拐子一样快。2. 初中生:这个武术选手的身手像柳拐子一样灵活。3. 高中生:他的思维像柳拐子一样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