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荡薄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ngbáo

荡薄

拼音dàng báo

注音ㄉㄤˋ ㄅ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激荡。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杳冥云雾,荡薄丘陵。” 唐 韩愈 《海水》诗:“海水非不广, 邓林 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2).浇薄;不庄重。《梁书·元帝纪》:“岂不以侵阳荡薄,源之者乱阶;定龕艰难,成之者忠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败坏,道德沦丧。

详细解释

  • 荡薄一词是由“荡”和“薄”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荡”表示放纵、不拘束,而“薄”表示浅薄、不深厚。合在一起,表示人的品德败坏,道德沦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守道德、品行败坏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贪污受贿,品行败坏,被人们称为“荡薄之人”。他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愤慨和不满,因此,“荡薄”一词逐渐成为了形容品德败坏的人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点。

例句

  • 1. 这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个荡薄之徒。2. 这家公司的老板纵容下属做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实在是太荡薄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荡薄”联想为一个人放纵自己、不拘束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道德有关的成语,如“品行不端”、“道德沦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老是欺负别人,真是个荡薄之人。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经常作弊,品德真是荡薄。3. 高中生:社会上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荡薄之辈。

拆字解意

荡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