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雅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

雅正

拼音yǎ zhèng

注音ㄧㄚ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雅正 yǎzhèng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英文翻译

  • 1.[书] (规范的) standard; correct

详细解释

  • (1).典雅纯正。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笛》:“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於雅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虽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贵,温润之可宝也。” 清 黄宗羲 《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按序中言其学问通博,文辞雅正深粹。”
    (2).方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嶠 性雅正,常疾 勗 諂諛。”《南史·张种传》:“ 种 少恬静,居处雅正,傍无造请。”
    (3).套语。常用于书画等的题款上,意谓对方高雅,请其指正。

基本含义

  • 指言谈举止文雅端正,为人正直诚实。

详细解释

  • 雅正一词由“雅”和“正”两个字组成。雅指文雅、温文尔雅,正指正直、端正。雅正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文雅、端庄,为人正直、诚实。

使用场景

  • 雅正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举止,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文雅和正直。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例如用于赞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得体,或者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

故事起源

  • 雅正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学而篇》中,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通过文化修养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来实现仁爱之道。雅正一词在这里指的是君子的高尚品德和文雅举止。

成语结构

  • 雅正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举止文雅,言谈举止非常雅正。2. 这位老师教学严谨,为人非常雅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雅致的衣服,举止文雅端庄,站在一个正方形的台子上,表示他的行为正直。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住雅正一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品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文质彬彬”、“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非常雅正,是我们班的楷模。2. 初中生:老师教导我们要做一个雅正的人,言行要合乎礼仪。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保持雅正的言谈举止,给人留下好的印象。4. 大学生:学术界需要有雅正的学者,遵守学术道德规范。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雅正的态度,对待同事和客户都要诚实守信。

拆字解意

雅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