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并吞在词典中的解释
bìngtūn

并吞

拼音bìng tūn

注音ㄅㄧㄥˋ ㄊ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内。
    [构成]
    偏正式:并〔吞
    [例句]
    这家大公司并吞了几个小公司。(作谓语)

近义词

  • 霸占、侵夺、侵吞、侵占、吞噬、淹没、吞并、吞吃

英文翻译

  • 1.(兼并) swallow up; gobble up; annex; merge

详细解释

  • ◎ 并吞 bìngtūn
    (1) [annex;merge;swallow up]
    (2) 把别国的领土或他人的财产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3) 吞没,淹没
    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向沙漠进军》
    (1).兼并侵吞。 汉 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唐 李山甫 《乱后途中》诗:“诸侯贪割据,羣盗恣并吞。”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 祜 ( 羊祜 )辅 晋武 ,慨然有并吞之心。”
    (2).容纳合并。 晋 郭璞 《江赋》:“揔括 汉 泗 ,兼包 淮 湘 ,并吞 沅 澧 ,汲引 沮 漳 。”
    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等强行纳入自己的范围内。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某有心併吞十七国诸侯,争奈无有妙计。” 清 无名氏 《义火可握国记》:“其后虽併吞四邻,不復染指於该国。” 柯超 《辛壬琐记》:“贼既败窜,散处 绍 属。 绍 民疲敝,无所得食,每自相併吞。”

基本含义

  • 指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吞并另一个实力较弱的势力或国家。

详细解释

  • 并吞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齐侯并吞我乡。”并吞的意思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吞并另一个实力较弱的势力或国家。这种吞并可以是通过武力征服,也可以是通过政治手段控制。

使用场景

  • 并吞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势力或国家强大而野心勃勃,试图吞并其他势力或国家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吞并其他竞争对手,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通过战争或政治手段吞并其他国家。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齐国的国君齐宣公十五年,齐侯并吞了一个叫“我乡”的地方,因此有了“齐侯并吞我乡”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并吞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家公司通过并吞竞争对手,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2. 历史上有许多强国通过并吞其他国家来扩张领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并吞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口吞下一个小东西,以此来表示一个强大的势力吞并一个较弱的势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并吞事件,如秦朝统一六国、元朝统一南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大狼并吞了小白兔。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国家通过并吞其他国家来扩张领土。3. 高中生:这家公司通过并吞竞争对手,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4. 大学生:政治家利用并吞的手段扩大了国家的势力范围。

拆字解意

并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