鞴鹰绁犬
拼音bèi yīng xiè quǎn
注音ㄅㄟˋ ㄧㄥ ㄒㄧㄝ ˋ ㄑㄨ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臂套上蹲着鹰,手里牵着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
基本含义
- 比喻人被束缚、限制,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详细解释
- 鞴,指束缚牲口的绳索;鹰,指高飞捕食的鸟;绁犬,指用绳子绑住的狗。成语“鞴鹰绁犬”形象地比喻人受到限制和束缚,无法自由发展和施展才华。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才被限制或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或警示那些受到制约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鞴鹰绁犬”源于《史记·平津侯列传》。故事中,韩信被项羽所限制,在楚军中无法施展才能,最终被迫离开。后来,韩信投奔刘邦,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因此,人们用“鞴鹰绁犬”来形容那些才能被限制的人。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鞴鹰绁犬”,没有修饰词或者补充成分。
例句
- 1. 他在这个岗位上只是个鞴鹰绁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2. 她的才华被束缚,像一只鞴鹰绁犬一样无法自由飞翔。
记忆技巧
- 将“鞴鹰绁犬”分解为三个词语,分别记忆其含义,然后联想鞴鹰绁犬的形象,想象一只被绳子束缚的鹰和狗,无法自由飞翔或奔跑,从而记住该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韩信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束手无策”、“囊中羞涩”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在公司里只是一个鞴鹰绁犬,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初中生:我觉得学校的规定太多了,我们好像成了鞴鹰绁犬,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高中生:社会上的一些制度和观念限制了很多人的发展,他们成了鞴鹰绁犬,无法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