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屋
拼音ěr wū
注音ㄦˇ ㄨ
繁体
基本解释
即耳房。 刘真 《春大姐》:“ 玉春 哗啦推开了北耳屋的门,娘睁圆了眼睛:‘哟!这些粮食都是自己的呀?’”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一:“打那时起, 常明义 就抱着他的老生儿子 常秋生 ,住进这 关帝庙 的一间耳屋里。”参见“ 耳房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对外界的声音非常敏感,听觉极佳。
详细解释
- 耳屋是由“耳”和“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耳指的是人的听觉器官,屋表示房屋。耳屋形容一个人的耳朵像房屋一样,非常敏感,能够听到外界的细微声音。
使用场景
- 耳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听力非常好,能够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能够察觉到细微的变化。
故事起源
- 耳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叫耳目国的国王,他的耳朵非常灵敏,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有一次,有人在国王的耳朵旁边说了一句话,国王听到了,就将那个人抓住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耳屋”来形容一个人的听力非常好。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耳朵真是耳屋,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2. 她的耳朵像耳屋一样,能听到远处的汽车声。3. 这个孩子的耳朵真是耳屋,能听到老师讲的每一个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耳屋”这个成语想象成一个耳朵像房屋一样的形象,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听力非常好。可以将这个形象与一个人耳朵灵敏的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听力好的成语,如“耳闻目睹”、“耳聪目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耳朵就像耳屋一样,她总是能听到我偷偷吃零食的声音。2. 初中生:他的耳朵真是耳屋,能听到老师讲的每一个字,从不漏听。3. 高中生:我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却像耳屋一样,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叫声。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耳朵真是耳屋,他能听到学生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