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舆
拼音mián yú
注音ㄇㄧㄢˊ ㄧ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供卧息的轿子。《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舆至於草间,輒呼人从游,动至旬日。”《陈书》本传作“眠轝”。
基本含义
- 指在战场上睡觉,不知危险。
详细解释
- 眠舆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年》。舆,古代指的是战车,这里引申为战场。眠,指的是睡觉。成语“眠舆”形容一个人在战场上睡觉,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危险重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周围的危险毫无察觉,沉浸在自己的幻想或梦境中。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左传·僖公二十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齐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追杀而逃亡到晋国。在晋国,重耳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休息,但他却在房间里睡得很沉,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危险。后来,重耳被敌人发现并被迫逃离。
成语结构
- 主语 + 眠舆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眠舆,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2. 这个人眠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眠舆的字形联想为一个人躺在战车上睡觉,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不寒而栗”、“如坐针毡”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玩游戏的时候总是眠舆,不知道妈妈在叫他吃饭。2. 初中生:她对周围的危险完全眠舆,经常走路看手机,差点被车撞到。3. 高中生:他对考试的重要性完全眠舆,从不认真备考,结果成绩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