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牵俗在词典中的解释
qiān

牵俗

拼音qiān sú

注音ㄑㄧㄢ ㄙ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拘泥于习俗。 宋 洪迈 《容斋随笔·鬼宿渡河》:“ 杜 诗云:‘ 牛 女 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唐 人七夕诗皆有此説,此自是牵俗遣词之过。”

基本含义

  • 指受俗务所牵连,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

详细解释

  • 牵俗是由“牵”和“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牵指被牵引、被牵连,俗指世俗、俗务。牵俗形容人受到世俗的束缚,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

使用场景

  • 牵俗常用于形容某人境遇或行为受到社会风俗习惯的限制,无法追求自由和独立,也可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名利、追逐浮华的人。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鸟被人用绳子牵着,无法自由飞翔。这则寓言故事比喻人受到世俗的束缚,无法追求自由。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牵俗,无法追求内心真实的自我。2. 这位艺术家始终不被世俗所牵,创作出了许多独特的作品。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只被绳子牵引的鸟,无法自由飞翔,象征受到世俗的束缚。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相关的成语,如牵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等。2. 学习相关的寓言故事,如《庄子》中的其他寓言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喜欢参加班级的流行活动,觉得那些活动太牵俗了。2. 初中生:她一直想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愿被牵俗束缚住。3. 高中生:他觉得追求名利是一种牵俗的行为,他更注重内心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

拆字解意

牵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