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摩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

三摩

拼音sān mó

注音ㄙㄢ ㄇ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三昧。 金 王良臣 《牧牛图》诗:“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详“ 三昧 ”。
    (2).奥妙。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诗家格律甚精,不避空虚三昧;而禪家机锋相触,原具《风》《雅》三摩。”

基本含义

  • 指人们言行不一致,言语与实际相悖。

详细解释

  • 三摩源自佛教词语“三摩地”,意为“禅定”。在成语中,三摩指的是人们言语与实际不符,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承诺了事情却不去履行。这种行为常常使人感到迷惑和失望。

使用场景

  • 三摩一词经常用于批评那些虚伪、口是心非的人。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例如讽刺朋友之间的言行不一致,或者批评政治家的虚假诺言。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三摩的人。他在齐国做官时言语虚伪,承诺了许多好处却没有实际行动。因此,人们开始用“三摩”来形容言行不一致的人。

成语结构

  • 三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常常说要帮助别人,但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真是个三摩之人。2. 这位政治家一再承诺改善民生,但却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简直就是个三摩官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三摩”与“口是心非”联想起来,因为三摩正是指人们言行不一致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记忆:“他说三摩,口是心非”。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虚伪和言行不一致相关的成语,例如“口是心非”、“两面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要帮我一起做作业,但最后没有来,真是个三摩的人。2. 初中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做项目,因为他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太三摩了。3. 高中生:那位政治家在选举时承诺了很多好处,但上任后却没有兑现,真是个三摩官员。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嘴上说要努力学习,但实际上却经常旷课,真是个三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