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秉正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zhèng

秉正

拼音bǐng zhèng

注音ㄅㄧㄥ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持心公正。《明史·王家屏传》:“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大凡人能清约,即能秉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各各总要真心秉正,同辅朝纲。”

基本含义

  • 秉持正直、诚实的品质

详细解释

  • 秉正是指秉持正直、诚实的品质,坚守道义,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始终保持正直、诚实的态度和行为,不受贪婪、利益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使用场景

  • 秉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它也可以用来赞美那些勇于正义、不畏强权的人。

故事起源

  • 秉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故事。秦朝末年,秦国大将军蒙恬在战场上得到了大量的战利品,但他没有私自占有,而是将战利品都上交给了朝廷。这个故事成为后人称赞他正直、廉洁的典范,也使得“秉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秉正是一个动宾短语,其中“秉”是动词,表示坚守、持守;“正”是形容词,表示正直、诚实。

例句

  • 1. 他一直秉正,不为金钱所动。2. 这位领导在工作中一直秉正,坚持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秉正”与“秉持正直”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秉正”与“廉洁”、“正直”等词语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秉正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守正不阿”、“廉洁奉公”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秉正的品质,不在考试中作弊。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秉正为人,做到公正无私。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要秉正不偏,坚守自己的原则。大学生:作为一名公民,我要秉正为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字解意

秉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