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底样在词典中的解释
yàng

底样

拼音dǐ yàng

注音ㄉㄧˇ ㄧ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底样 dǐyàng
    [master copy;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a text against which other texts are checked] 作为复制依据的样品

英文翻译

  • 1.ground pattern

详细解释

  • (1).指脚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元 无名氏 《金盆沐发·芳尘春迹》曲:“印香埃底样弓弓,堪爱堪题,宜罩宜笼。”《元人小令集·醉中天·咏鞋》:“底样儿分明印在沙。”
    (2).犹言这样,如此。 宋 陆游 《遣兴》诗:“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 吴 粳底样香。” 古直 《感事》诗之一:“三月红棉底样骄,美人意气欲干霄。”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本质、根源或底层内在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底样一词源于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的《说苑》一书。它比喻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状态,是指事物的根源、实质或真相。底样强调了事物的深层次特征,与表面现象相对应。

使用场景

  • 底样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真相或根源。它可以用来分析问题、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底样来指代事物真正的面貌,或者用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故事起源

  • 据说,刘向在《说苑》中写道:“底样者,物之实也。”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和实质,成为了后来“底样”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底样是由“底”和“样”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底”指的是事物的根基或本质,“样”表示事物的样子或形态。

例句

  • 1. 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是他的底样并不可靠。2. 这篇文章虽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华丽的辞藻,但是底样却是空洞无物。3. 他的笑容虽然很和蔼可亲,但是我能感觉到他底样的冷漠和无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底样。可以想象一个房子的地基,它是房子的根基和本质,而样子只是房子的外观。通过这个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底样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底样成语的用法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底细”、“本质”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玩具熊看起来很可爱,但是底样是它会发光!2. 初中生:老师平时看起来很严厉,但是我们知道他的底样是非常关心学生的。3. 高中生:这个电影的剧情非常复杂,但是它的底样是探讨人性的价值观。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成语“底样”。

拆字解意

底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