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谨
拼音xún jǐn
注音ㄒㄩㄣˊ ㄐ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恭顺谨慎。 明 袁宗道 《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及其兢业以勅天命,吐握而忧渊冰,恂谨於乡党,踧踖於朝廷,抑何其战战兢兢也。” 清 袁枚 《新齐谐·吴子云》:“ 吴 亡后,儿颇恂谨,能守其业,家日以富。”
基本含义
- 恭敬谨慎,言行谦和。
详细解释
- 恂谨是指人的言行举止谦和恭敬,具有谨慎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谦和有礼的态度,不张扬自己,不冒失鲁莽,以及不随意妄为。
使用场景
- 在正式场合,如面对长辈、上级、客人等,我们可以用“恂谨”来形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此外,当我们对待重要的事情时,也应该保持恂谨的态度,谨慎地处理问题。
故事起源
- 根据史书记载,恂谨最早出现在唐代的《文苑英华》一书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宰相魏征。据说,魏征年轻时非常聪明才华横溢,但他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态度。他在政务上非常恪守原则,言行举止都非常恭敬谨慎,因此被人称为“恂谨”。后来,这个成语就成为形容谦和有礼的人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恂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恂”是形容词,表示谦和恭敬的意思;“谨”是形容词,表示谨慎的意思。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恂谨的态度,受到了上级的赞扬。2. 面对长辈,我们应该保持恂谨的态度,不要过于放肆。3. 在重要的场合,我们必须要谨慎恂谨地处理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恂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谦虚、恭敬的人,他的言行都非常谨慎,不轻易冒险。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恂谨相关的成语,例如:恭敬有礼、谦虚谨慎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恭敬谨慎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恂谨,从不敢说粗话。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一直保持恂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同学都很尊重。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时,我会尽量展示自己的恂谨和谦逊,以获得更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