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篰
拼音zhú bù
注音ㄓㄨˊ ㄅ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用竹篾编的笼子。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曹山》:“余少时从先宜人至 曹山菴 作佛事,以大竹篰贮西瓜四,浸宕内。”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直率,毫不隐讳。
详细解释
- 竹篰是由“竹”和“篰”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竹篰是一种用竹子制成的管状工具,用于输送液体或颗粒状物体。在这个成语中,竹篰比喻言辞直率,毫不隐讳,不拐弯抹角。
使用场景
- 竹篰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直截了当,毫不隐瞒,不拐弯抹角,坦率直言。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直率和坦诚,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过于直率而缺乏圆滑。
故事起源
- 竹篰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故事中,虞卿是赵国平原君的大臣,他非常直率,言辞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一次,他对平原君说:“君王的错误就像是竹篰一样,无法掩饰。”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直率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竹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是个竹篰,从来不会说假话。2. 她的竹篰性格让人很喜欢,因为她总是坦率直言。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竹篰,直接将液体或颗粒状物体倒入另一个容器中,不拐弯抹角。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竹篰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更多与直率、坦诚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坦率无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直接告诉同学们错误是好的,因为我们要像竹篰一样坦率直言。2. 初中生:我们班长是一个竹篰,他总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像竹篰一样,坦率地向同学们传达我的想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