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日
拼音lǔ rì
注音ㄌㄨˇ ㄖ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日”指这一典实中的太阳。 南朝 梁 刘孝威 《塘上行苦辛篇》:“ 秦 云犹变色, 鲁 日尚迴轮。”参见“ 鲁阳挥戈 ”。
基本含义
- 指人行为粗鲁、莽撞,毫无礼貌和修养。
详细解释
- 鲁日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鲁”表示粗鲁、莽撞,“日”表示不懂礼貌和修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行为举止不端,缺乏基本的礼仪和教养。
使用场景
- 鲁日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和讽刺别人的粗鲁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礼貌、莽撞的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鲁莽的行为而引发了灾难。这个故事中的人被称为“鲁日”,后来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行为粗鲁、莽撞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鲁无礼,真是个鲁日之辈。2. 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能鲁日行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鲁日”拆分为“鲁”和“日”,并联想到“鲁莽”的意思。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行为粗鲁、莽撞,完全没有礼貌和修养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懂得礼貌,经常鲁日地说话。2. 初中生:那个同学在课堂上鲁日地打断了老师的讲话。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他的鲁日行为给整个学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