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那埚儿在词典中的解释
guōér

那埚儿

拼音nà guō ér

注音ㄣㄚˋ ㄍㄨㄛ ㄦ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那堝儿里 ”。哪里;哪儿。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三折:“则俺这小的箇孩儿倘有些好歹,可著我那堝儿发付?” 明 康海 《粉蝶儿·闲游》套曲:“趁宾朋,乘岁月,那堝儿不堪陪奉?”
    亦作“ 那堝儿里 ”。那边;那里。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二折:“怎想这里泄漏天机,知他那堝儿醉倒 唐 皇帝。”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二折:“你道他昨来箇那堝儿里杀坏了 范杞梁 ,今日箇这堝儿里没乱杀你女 孟姜 。”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当初喒那堝儿各间别,怎承望这答儿重相见!”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顽固、固执不灵活。

详细解释

  • 那埚儿是中国北方方言中的一个词语,原指炉子中的铁锅。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固执、不灵活,不愿意改变或妥协。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坚持己见,不愿意接受其他观点或改变自己做法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僵化和不灵活。

故事起源

  • 那埚儿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山西、河北等地的方言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铁锅的制作。铁锅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器具,一旦形成固定的形状,就很难改变。因此,人们用“那埚儿”来形容那些固执、不愿意改变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那埚儿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那”、“埚”和“儿”三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就是个那埚儿,从来不听别人的建议。2. 这个公司的管理太那埚儿了,一点都不灵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那埚儿”与固执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顽固地握着一把铁锅,不肯放手。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固执、不灵活的成语,如“铁板一块”、“铁石心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那埚儿,从来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老师说了很多次了,可他还是那么那埚儿,不听劝告。3. 高中生:有些人就是那埚儿,根本不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不要成为那埚儿,要学会妥协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拆字解意

那埚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