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脚跟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ogēn

脚跟

拼音jiǎo gēn

注音ㄐㄧㄠˇ ㄍ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 脚跟,脚根 jiǎogēn,jiǎogēn
    [heel] 脚后跟
    站稳脚跟

英文翻译

  • 1.heel; footing

详细解释

  • 亦作“脚根”。1.脚的后部。《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其为人大,两足亦大” 晋 郭璞 注:“其人行,脚跟不著地也。”《魏书·尒朱彦伯传》:“﹝ 洛中 謡﹞又曰: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脚跟向地上一碾。” 谷峪 《王本巧》:“她的脚根提起,向西北角的一个窝棚望了望。”
    (2).比喻立足点或立场。 宋 朱熹 《答陈肤仲》四:“凡事从今更宜审细,见得是,当便立定脚根,断不移易。”一本作“ 脚跟 ”。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有些人还有怀疑,还没有站稳脚跟,一遇风浪就会左右摇摆。”
    (3).比喻行迹。 明 袁宏道 《致吴因之书》:“行年四十,脚跟不定,待何时定?”《花月痕》第四八回:“道姑笑道:‘贫道云游之人,脚跟无定,是从来处来。’”
    (4).根底;底细。《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 丁利国 道:‘实不瞒你説……他所以认我们是他的父母。’店家听説,嗔道:‘原来脚根不正。’” 郭沫若 《行路难·漂流插曲第一章》:“你是看穿了我们的脚跟,以为我们纵横是带不走的。”
    (5).指物体的下端或其近旁。《儿女英雄传》第四回:“祇见那石头脚根上周围的土儿就拱起来了。”甬剧《两兄弟》:“篱笆右边的土墙脚跟,长着一棵茂密的梅子树。”

基本含义

  • 指人行走时脚跟先着地,比喻一个人的行动或言论紧跟在别人之后。

详细解释

  • 成语“脚跟”是由“脚”和“跟”两个词组成的。脚指人的脚部,跟指脚的后部。成语脚跟比喻一个人的行动或言论紧跟在别人之后,没有自己的主见或独立思考。

使用场景

  • 成语“脚跟”常用于形容某人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是盲目跟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观点或行动的来源紧跟在另一个观点或行动之后。

故事起源

  • 成语“脚跟”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中的故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一个叫孙膑的人,他跟随在齐国名将孙武的身后,服侍孙武,学习兵法。因此,“脚跟”成了形容人紧跟在别人之后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总是脚跟别人走,没有自己的主见。2. 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很有魅力,其他成员都紧紧地跟在他的脚跟后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孙膑跟随孙武学习兵法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学习时,不要只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脚跟”相关的成语,例如“脚踏实地”、“脚踩两只船”等。这些成语都与脚部动作有关,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脚跟别人走,我要有自己的主见。2. 初中生:班里有些同学总是脚跟着流行的潮流,没有自己的风格。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不想只是脚跟别人走,我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4.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不想只是脚跟在别人的后面,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