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衲帛在词典中的解释

衲帛

拼音nà bó

注音ㄣㄚˋ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绣织上花纹的绸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匠 大喜,随即到了市上,买了一身衲帛衣服,粉底皂靴,绒袜,瓦楞帽子,青丝绦,真川扇,皮箱骡马,办得齐整。”

基本含义

  • 指出家人的衣物,也用来比喻贫穷、简朴的生活。

详细解释

  • 衲帛是佛教用语,指出家人的衣物,由于出家人要守戒律,所以衣物要非常简朴,常常是用粗布、麻布等制作,没有华丽的装饰。因此,衲帛成为了贫穷、简朴的象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生活简朴、不奢华的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故事起源

  • 相传,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兵车行》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易悲秦晋,衰兰送客咸阳道。”其中的“衰兰送客”即指送别时只能给客人一束衰落的兰花,不像富贵人家可以送上富丽堂皇的礼物。后来,人们将杜甫诗中的“衰兰送客”中的“衰兰”改为“衲帛”,以形容贫穷、简朴的生活。

成语结构

  • 衲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家境贫寒,却过着衲帛的生活。2.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不再追求衲帛的生活方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衲帛”与“简朴、贫穷”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佛教的衲衣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的衣物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农村,过着衲帛的生活。2. 初中生:他虽然家境贫困,但过着衲帛的生活。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不再追求衲帛的生活方式。

拆字解意

衲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