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文绣
拼音gāo liáng wén xi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gāo liáng wén xiù ㄍㄠ ㄌㄧㄤˊ ㄨㄣˊ ㄒㄧㄨˋ
膏粱文绣(膏粱文繡)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於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赵岐 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 史 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荣华之家,是一个膏粱文绣的子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过于纤柔娇贵,不堪劳苦。
详细解释
- 膏粱文绣是指人们过于纤柔娇贵,不堪劳苦的状态。其中,“膏粱”指的是美味佳肴和精美饮食,代表奢侈享受;“文绣”指的是美丽的织物和精美的刺绣,代表精致的生活。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过于纤柔娇贵,没有承担过艰苦劳动,生活过于优渥。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娇生惯养、没有承受过困苦的人。可以用于讽刺那些只会享受、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
故事起源
- 膏粱文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大宗师》:“膏粱者,人也;文绣者,货也。”这句话意味着膏粱和文绣都是人们追求的物质享受,但过分追求这些只会使人变得娇弱而不堪劳苦。后来,这个成语演变成了形容人们过于纤柔娇贵,不堪劳苦的状态。
成语结构
- 膏粱文绣是一个由两个名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人们过于纤柔娇贵,不堪劳苦。
例句
- 1. 他是个膏粱文绣的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2. 这个年轻人长得俊美,却过于娇气,真是个膏粱文绣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膏粱文绣”与“娇贵不堪劳苦”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也可以尝试用一些形象的图像或故事帮助记忆,比如想象一个人被膏粱和文绣包围着,无法承受劳苦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美食文化和纺织工艺,以及古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劳动分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一个膏粱文绣的小公主,从来没有做过家务。2. 初中生:这个男生长得很帅,但却是个膏粱文绣的人,没有任何实际能力。3. 高中生:他从小就被宠坏了,成了一个膏粱文绣的富二代。4. 大学生:那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但是过于娇气,真是个膏粱文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