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辩
拼音zhí biàn
注音ㄓㄧˊ ㄅ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直言善辩。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 伯宗 贤而好以直辩凌人。”
基本含义
- 直截了当地辩论或辩驳
详细解释
- 指直截了当地进行辩论或辩驳,不拐弯抹角,不回避问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辩论或辩驳中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有两位名士,一位是田文,一位是晏婴。田文以其直率的性格而闻名,晏婴则以其善于辩论而著名。有一天,田文和晏婴在一起辩论时,晏婴故意曲解田文的观点,并试图把田文说服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田文一听,立刻发表了一番直截了当的辩驳,使晏婴无言以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人直截了当地辩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直”和“辩”。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直辩到底,毫不留情。2. 这位律师在庭上直辩无误,成功地为被告辩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直辩”这个成语与直线相联想,直线是一条直接的路径,没有曲折和弯曲,与“直辩”这个成语的含义相符合。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辩论、辩驳相关的成语,如“义正辞严”、“言之凿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们谁喜欢吃蔬菜,我直辩说我喜欢吃。2. 初中生:在班长竞选演讲中,我直辩自己有能力担任班长职务。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我直辩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4. 大学生:在学术研讨会上,我直辩了我的研究成果,并回答了专家们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