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卸
拼音duǒ xiè
注音ㄉㄨㄛˇ ㄒ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躲避推卸。 茅盾 《水藻行》五:“事情是征工筑路,三天,谁也不准躲卸。”
基本含义
- 指避开责任或逃避承担义务。
详细解释
- 躲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躲意为避开、躲藏,卸意为摆脱、解脱。躲卸指的是在面对责任或义务时,故意回避或逃避,不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义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逃避责任、推卸义务的行为。在工作、学习、家庭等各个领域中,当有人不愿意承担责任或者逃避义务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关于躲卸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是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人们在面对困难或不愉快的事情时,往往会想办法逃避,不愿意承担责任。因此,躲卸成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成语结构
- 躲卸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躲”和动词“卸”组成。其中,“躲”表示避开或躲藏,“卸”表示摆脱或解脱。
例句
- 1. 他总是躲卸工作,从来不愿意承担责任。2.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躲卸,而是应该积极面对并解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他躲藏在角落里,试图逃避责任和义务,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责任和义务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推卸责任”、“逃避承诺”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做作业,所以我躲卸了。2. 初中生:他总是躲卸打扫教室的任务,让我们很生气。3. 高中生:面对考试失败,有些同学选择躲卸责任,而不是积极面对。4. 大学生:有些学生为了躲卸义务,选择逃课,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