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簿领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lǐngshū

簿领书

拼音bù lǐng shū

注音ㄅㄨˋ ㄌㄧㄥˇ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簿领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读书非常勤奋刻苦。

详细解释

  • 簿领,古代官吏佩戴的一种簿子;书,指读书学习。簿领书意为佩戴簿子读书,形容人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地学习。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学习非常刻苦的人,或者鼓励人们勤奋学习。

故事起源

  • 相传,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在任职京兆尹时,他的手下有一个叫杨谏议的官员,他每天都佩戴着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白居易看到他如此勤奋,非常敬佩,于是用“簿领书”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勤奋学习的人。

成语结构

  • 簿领书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名词”,其中“簿领”是动词,“书”是名词。

例句

  • 1. 他每天晚上都熬夜学习,真是个簿领书的人。2. 她准备考研,每天都在图书馆里簿领书。

记忆技巧

  • 将“簿领”想象成佩戴在身上的簿子,而“书”则代表着勤奋学习。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佩戴着簿子读书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与学习、勤奋相关的成语,如“勤能补拙”、“好学不倦”等。2. 可以了解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和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簿领书一样,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是个簿领书的人,每天都背很多单词。3. 高中生:她准备报考名校,每天都在图书馆里簿领书。4. 大学生:他是个簿领书的学霸,每天都在图书馆里学习到很晚。

拆字解意

簿领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