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重戾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òng

重戾

拼音zhòng lì

注音ㄓㄨㄙ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严重错误;重罪。《后汉书·孔融传》:“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浩周 之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乃遣 周 ,为牋 魏王 曰:‘……畏威忘德,以取重戾。’” 清 薛福成 《复许大臣书》:“使臣相隔辽远,边事无从悬揣。如非吾地而主进取,则为生事;本吾地而主退让,则为蹙境。二者有一于此,皆足以干重戾。”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犀利、尖锐,有时带有攻击性或激烈的意味。

详细解释

  • 重戾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重指重重地、严重地,戾指戾气、尖锐。它形容言辞尖锐、激烈,常常带有攻击性。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批评。

使用场景

  • 重戾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文学作品、辩论、评论等场合。可以用来形容言辞犀利的批评、激烈的争论或尖锐的观点。比如在文学评论中,可以说某位作家的小说展现出了他重戾的思想;在辩论赛中,可以说某位辩手的观点非常重戾。

故事起源

  • 关于重戾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十分清楚,但这个成语的意义源于古代文人的批评和争论之中。在古代,文人常常以笔为战场,通过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他人。重戾这个成语正是形容了那些言辞尖锐、攻击性强的文人。

成语结构

  • 重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重”和名词“戾”组成。

例句

  • 1. 他的评论总是重戾尖锐,不留一丝余地。2. 在辩论中,他以重戾的言辞激烈批评对方的观点。3. 这位作家的小说充满了重戾的思想和批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重戾看作是“重量”的谐音,形容言辞的重量很重,意味着言辞非常尖锐、犀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辩论和批评文化,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尖酸刻薄”、“言辞犀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批评总是很重戾,让我觉得很伤心。2. 初中生:他的回答非常重戾,让整个班级陷入了激烈的讨论。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很重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4. 大学生:在学术界,批评和辩论常常是重戾的,但也有助于推动学术进步。

拆字解意

重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