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拾
拼音jī shí
注音ㄐㄧ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收集编次。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无闻焉。”
基本含义
- 指仔细搜查或寻找并收集物品。
详细解释
- 缉拾是由“缉”和“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缉指仔细搜查、追捕;拾指捡拾、收集。合起来,表示仔细搜查并收集物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警察、侦探或其他人仔细搜查并收集证据、线索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仔细搜集、整理材料或物品。
故事起源
- 缉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荀勖传》中。荀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担任太尉时,曾经发现朝廷有大量的财物被侵占,于是他下令仔细搜查,并将财物收集起来。后来,人们用“缉拾”来形容仔细搜查并收集物品。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警察们缉拾了犯罪现场的所有线索。2. 她花了很长时间缉拾并整理家里的杂物。
记忆技巧
- 将“缉”和“拾”两个字分开记忆,可以联想到警察缉捕犯罪分子,并拾取证据。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搜查、收集相关的成语,如“搜集”、“寻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在沙滩上缉拾了很多贝壳。初中生:警察们缉拾了整个犯罪现场的证据。高中生:他花了很多时间缉拾并整理自己的书桌。大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需要仔细缉拾并记录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