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见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ànjié

见节

拼音jiàn jié

注音ㄐㄧㄢ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行见面时的礼节。《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走来与诸位见节,都还过了礼。”

基本含义

  • 指人具有节操,有原则,不轻易妥协或屈服。

详细解释

  • 见节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见”和“节”两个字组成。其中,“见”表示看到、认识到,“节”表示节操、原则。见节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具有节操,有原则,不轻易妥协或屈服。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压力和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标准,不做出违背良心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见节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有原则,不轻易妥协。可以用来表扬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标准。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原则、容易屈从于外界压力的人。

故事起源

  • 见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卫太子崩传》。故事中,卫太子刘志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他在太子时期就非常有才学和德行。一次,文帝派人给太子送去了一些美女,想要考验太子的节操。太子见到美女后,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决拒绝了她们,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因此,人们就用“见节”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守原则的能力。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但他始终能够见节,坚守自己的原则。2. 这个公司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见节,不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见节”与坚守原则和高尚品德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能够看到并坚守自己的节操和原则,不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操、品德和道德原则的相关内容,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见节,不做欺负同学的事情。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见节,对同学们负责。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要见节,不轻易放弃学业。4.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我要见节,不做出不诚实的行为。5. 成年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我都要见节,坚守自己的原则。

拆字解意

见节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