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
拼音guǎi zǐ
注音ㄍㄨㄞˇ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拐子 guǎizi
(1) [cripple]∶跛子,残废的人
脊髓灰质炎使那个青年成了拐子
(2) [abductor;kidnapper]∶拐卖人口的人
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红楼梦》
(3) [shaped reel]∶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形状略像“工”字,两头横木短,中间直木长。把线纱等绕在上面,拿下来就可以成桄
英文翻译
1.[口] (跛者) cripple
详细解释
(1).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形状略像“工”字,两头横木短,中间直木长。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 普安州 有养蛇户,每年五月五日,即担蚦蛇入府,祗候取胆,余曾亲见……两人舁一条在地上,即以十数拐子从头翻其身,旋以拐子案之,不得转侧。”
(2).拐骗人口、财物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世间最可恶的是拐子。”《红楼梦》第四回:“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係拐子拐来卖的。” 田汉 《江村小景》:“不是说给拐子拐去的吗?”
(3).腿的下部与脚相连处。《群强报》1918.7.22:“ 戴生 顺井口往下一瞧, 老邻 在后使足了劲一搊拐子, 戴生 身落眢井。”亦指腿脚瘸的人。
基本含义
- 拐子是一个用于形容行为狡诈、阴险的人的成语。
详细解释
- 拐子源自于民间故事,指的是那些行为诡计多端、心机深沉的人。用来形容某人心胸狭窄,处事阴险狡诈,经常玩弄别人于股掌之中。
使用场景
- 拐子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人的行为不光明正大,阴谋诡计多端。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狡猾、狡诈、阴险等负面特征。
故事起源
- 拐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民间故事。拐子在故事中常常被描绘为一个利用诡计欺骗别人的人物形象。这个成语通过故事的传承,成为了形容人心机深沉、行为阴险的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拐子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拐”表示狡诈、阴险,名词“子”表示人。
例句
- 1. 他是个真正的拐子,总是设下陷阱陷害别人。2. 这个人看似和蔼可亲,实际上是个心机深沉的拐子。3. 小李的拐子本性被人揭穿后,大家都对他产生了怀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穿着黑色斗篷、戴着帽子的人,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拐子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描述人行为特点的成语,如“狡兔三窟”、“狼子野心”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人性格特点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拐子,经常欺负我们。2. 初中生:那个同学太拐子了,总是玩弄别人的感情。3. 高中生: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个拐子。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会变得非常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