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逋怠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i

逋怠

拼音bū dài

注音ㄅㄨ ㄉ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逋慢。《孟子·尽心上》“善政民畏之” 汉 赵岐 注:“畏之不逋怠,故赋役举而财聚於一家也。”

基本含义

  • 指懒散怠惰,不勤奋努力。

详细解释

  • 逋怠是由“逋”和“怠”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逋指逃避、逃跑,怠指懒散、不勤奋。逋怠形容人懒散怠惰,不勤奋努力,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

使用场景

  • 逋怠常常用来形容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懒散不努力的状态。可以用于批评、警示或自我反省。

故事起源

  • 逋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的记载中。故事中,昭公是一个国君,他非常喜欢打猎,但对于国家的政务却不关心。有一天,他正在打猎时,突然看到一只狐狸,就立刻追逐起来。狐狸跑进了一片禾苗,昭公却没有追进去。他的臣子们问他为什么不追,昭公回答说:“禾苗长得高了,狐狸就跑不了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昭公因为懒散不努力,导致国家政务被忽视,最终导致国家衰败。因此,“逋怠”一词成为形容懒散怠惰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逋怠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于逋指逃避、逃跑,怠指懒散、不勤奋,因此整个成语的结构是“逃避 + 懒散”。

例句

  • 1. 他工作逋怠,经常迟到早退。2. 这个学生学习逋怠,成绩一直不理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逋怠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逃避工作或学习,懒散不努力的情景,以此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名人事迹来了解逋怠的危害和如何克服懒散怠惰的状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写作业,所以逋怠了。2. 初中生:他上课总是睡觉,真是太逋怠了。3. 高中生:考试前他从不复习,导致成绩逋怠。

拆字解意

逋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