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舅
拼音gū jiù
注音ㄍㄨ ㄐㄧ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丈夫的父母,公婆。《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纵认不得是 蔡伯喈 当初爹娘,须认得是 赵五娘 近日来的姑舅。”
(2).姑表。 宋 苏轼 《求婚启》:“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水浒传》第四九回:“ 解珍 道:‘ 孙提辖 是我姑舅哥哥。’”《红楼梦》第二十回:“咱们是姑舅姐妹, 宝姐姐 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
基本含义
- 指自己的母亲的姐姐的丈夫,也可泛指母亲的姐妹的丈夫。
详细解释
- 姑舅是指自己的母亲的姐姐的丈夫,或者泛指母亲的姐妹的丈夫。这个词语在口语中常用来称呼母亲的姐夫或者母亲的姐妹的丈夫。姑舅一词也可以用来比喻关系较远的亲戚。
使用场景
- 姑舅一词常常用于家庭场景中,用来称呼母亲的姐姐的丈夫。在正式场合中,可以使用更准确的称谓,如"舅父"或"姨丈"。
故事起源
- 对于姑舅这个词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录。这个词语是中国传统家庭称谓的一部分,起源可能与古代家族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有关。
成语结构
- 姑舅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我的姑舅是一个很慈祥的人。2. 请问您是李先生的姑舅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姑"字与"舅"字的发音联想起来,同时将其与母亲的姐姐的丈夫的关系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家庭称谓系统,包括其他亲属关系的称呼,以及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称谓差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很疼爱我的姑舅。2. 初中生:我的姑舅是一位医生。3. 高中生:姑舅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4. 大学生:我和姑舅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聚餐。请注意,以上的例句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