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当魱在词典中的解释
dāng

当魱

拼音dāng hú

注音ㄉㄤ ㄏ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鱼名。《尔雅·释鱼》:“鯦,当魱。” 郭璞 注:“海鱼也。似鯿而大鳞,肥美,多鯁。今 江 东呼其最大长三尺者为当魱。” 郝懿行 义疏:“近人説《尔雅》者,并以此鱼为今鰣鱼。但鰣鱼出江中, 郭 以此为海鱼……魱鮥、鰣鱼实一类,出於江海为异耳。”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行动迟缓,拖延时间。

详细解释

  • 当魱是由“当”和“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当”表示迟延、耽搁的意思;“魱”是一种鱼类,因其行动迟缓,被用来比喻做事迟疑、拖延。

使用场景

  • 当魱常用于描述人们做事拖延、迟疑不决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拖延时间,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据说,当魱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有关。相传,齐国有一位名叫魏舒的大夫,他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齐国的国君,国君问他:“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呢?”魏舒回答道:“我在路上遇到了一条魱鱼,它行动迟缓,拖延了我的时间。”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人们行动迟缓、拖延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当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总是当魱,不愿意做出决定。2.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当魱,需要加快速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条行动迟缓的鱼,他因此耽搁了很多时间,就形成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拖延、行动迟缓相关的成语,比如“拖泥带水”、“拖延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总是当魱,每天都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作业。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考试总是当魱,拖到最后才开始复习。3. 高中生:我有个朋友选大学专业总是当魱,迟迟不能做出决定。4. 大学生:我有个同学总是当魱,每次都迟到。5. 成年人:他工作总是当魱,从来都是最后一刻才开始做事。

拆字解意

当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