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扫帚在词典中的解释
sàozhou

扫帚

拼音sào zhou

注音ㄙㄠˋ ㄓ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
    [构成]
    偏正式:扫(帚
    [例句]
    用扫帚扫雪。(作宾语)

英文翻译

  • 1.broom; besom; handbroom

详细解释

  • ◎ 扫帚 sào zhǒu
    [broom] 扫地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也叫“扫把”
    (1).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南齐书·刘休传》:“令 休 於宅后开小店,使 王氏 亲卖扫箒皂荚以辱之。”《隋书·五行志上》:“金作扫帚玉作把,浄扫殿屋迎西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猛抬头看见他檐下挂着一把破扫帚。” 赵树理 《三里湾·奇怪的笔记》:“她给家里做过什么活……在院里没有动过扫帚!”
    (2).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地肤》:“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蔧、王帚、扫帚……茎可为帚,故有帚、蔧诸名。”

基本含义

  • 比喻清除、除去或整顿不良事物。

详细解释

  • 扫帚是用来清扫地面的工具,成语“扫帚”比喻清除不良事物或整顿乱象。它形象地表达了清除不良现象、整顿秩序的意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整顿社会秩序、清除不良影响的场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清除个人身上的坏习惯或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他到一座庙里参观,看到庙内的扫帚非常破旧,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钱买一把新扫帚送给庙宇。可是当他把新扫帚送到庙里时,庙祝却拒绝收下,理由是庙内的旧扫帚已经有了灵性,可以自己清扫庙宇。这位官员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决定亲自试一试。他在庙内放下新扫帚后,就出去等了一会儿再回来,发现庙内已经整洁如初,地面上不见一点灰尘。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扫帚”来比喻能够清除不良现象、整顿秩序的力量。

成语结构

  • 扫帚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由两个单独的词语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次整顿行动是社会扫帚,将清除所有不良现象。2. 我们需要一把思想的扫帚,清除我们心中的垃圾。3. 这个项目经理是公司的扫帚,总是能够整顿团队秩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扫帚”与清扫、整顿等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结合故事起源中的情节,想象自己在使用扫帚清扫不良现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整顿、清除不良现象相关的成语,如“一扫而空”、“扫除障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用扫帚帮助阿姨清扫教室。2.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扫帚,总是帮我们整顿秩序。3. 初中生:我们需要一个社会的扫帚,清除不良现象。4. 高中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扫帚,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