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断裳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àncháng

断裳

拼音duàn cháng

注音ㄉㄨㄢˋ ㄉㄨㄢˋ ㄉ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典出《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问之,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勤恤民隐,纠逖王慝。”

基本含义

  • 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方便行动而割裂衣裳。

详细解释

  • 断裳一词源自古代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屈原的楚国贤士。屈原为了挽救楚国而奔走呼号,但是他的意见被贵族们所忽视。最终,楚国被敌国攻破,屈原感到无法再为国家效力,于是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为了急于行动,他割裂了自己的衣裳,以便更快地游泳到江中。

使用场景

  • 断裳一词常用于形容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激烈行动的场景。它可以用来形容不顾一切,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故事起源

  • 断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楚国,由楚国贤士屈原的故事演变而来。

成语结构

  • 断裳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在危急关头,他断裳而行,成功拯救了整个团队。2. 面对燃烧的房屋,他毫不犹豫地断裳冲进去救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断裳与紧急情况下的激烈行动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紧急情况下割裂衣裳以便更快地行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屈原的故事,了解他对楚国的贡献和他的悲惨结局。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断裳相关的成语,例如断袖、割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火灾,小明断裳跑出了房子。2. 初中生:为了帮助受灾地区的人们,我们要勇敢地断裳行动。3. 高中生:在危机时刻,领导者需要断裳而行,采取果断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拆字解意

断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