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列
拼音shēn liè
注音ㄕㄣ ㄌㄧㄝ 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列举事实呈报。《晋书·楚王玮传》:“託体先帝,受枉如此,幸见申列。”《新唐书·卢怀慎传》:“ 薛王 舅 王仙童 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詔紫微、黄门覆实。”
基本含义
- 指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为准则,不虚假、不欺骗。
详细解释
- 申列是由“申”和“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申”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列”指排列、展示。申列的意思是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展示自己,不虚假、不欺骗。
使用场景
- 申列常用于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不虚假、不欺骗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举止,也可以用来要求他人遵守诚信原则。
故事起源
- 申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礼记·中庸》中,原文出自“君子申列于公,不怨不尤”的语句。“申列于公”意为君子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不抱怨,不指责。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表示诚实守信的含义。
成语结构
- 申列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以申列为准则,从不说谎。2. 这个商家以申列为宗旨,赢得了顾客的信任。3. 在交往中,我们应该以申列为原则,不虚假、不欺骗。
记忆技巧
- 将申列的发音“shēn liè”与诚实守信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例句来强化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成语,例如“诚心诚意”、“信口开河”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诚信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以申列为准则,不抄袭别人的作业。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以申列为原则,帮助同学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会以申列为宗旨,不作弊,争取用真实的成绩取得好的结果。